汽车要喝酒--全球替代能源的现在和将来
但同時向兩個期刊投稿非常棘手,不論您擁有豐富的撰寫期刊文章經驗或是新手,最好還是針對一個特定的期刊撰寫文章,若文章沒有被接納,您可以藉由評審的回饋,繼續在同一個或別的期刊重新投稿。
我住在黎牙實比市區,離火山口大約15公里,但因為風勢的關係,火山灰飄向了另一個地區,那時出入並不需要戴口罩。By Source, Fair use, Link 馬榮火山最近一次爆發是2018年1月,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經歷火山爆發。
卡拉安自然公園有馳名的登山步道,吸引了許多國內外登山愛好者。在PHIVOLCS長期監控範圍內的有下面幾座火山,並且都可能是未來新聞事件的主角。電視裡閃電交雜火山岩漿噴發,與火山灰直衝天際的畫面,挺震撼的。住在火山附近被強制撤離是什麼狀況呢?火山爆發時火山灰漫天飛,只能搬去疏散中心。塔爾火山有些商戶提供騎馬觀光的服務,就必須盡力撤離馬匹。
我的專欄叫做「火山腳下的二三事」,在這個菲律賓塔爾火山爆發的新聞點(原文撰於1月17日),是應該寫一篇關於火山的文章,應景一番。本來要搭機去曼谷的親戚行李已經上了飛機,航班因為火山暫時停飛。2019年7月3日鐵路警察李承翰因處理補票糾紛,為保護民眾被刺身亡一案,4月30日法院一審判決認為鄭姓兇嫌罹患思覺失調症,案發時為發病狀態而判無罪,並施以監護5年,引起社會譁然。
延伸閱讀 火車刺警案一審無罪:《刑法》19條全文寫什麼,法官為何很難判有罪? 人人都可能成為兇手——我在做精神鑑定時,面對的從來不是怪物 法律小教室:火車刺警案為什麼判無罪? 「台鐵殺警案」兇嫌沒有履行就醫的義務,後果卻是由他人承擔 台鐵殺警案:「公平世界」的信念被摧毀,我們該如何復原? 是監獄也是病院,當精神犯免死後得到的是「好一點的藥」 新聞來源 殺警案被告 台南高分院撤銷交保發回更裁(中央社) 對殺警案無罪錯愕 蘇貞昌:重大刑案是否一個醫師鑑定就夠(中央社) 鐵路殺警案嫌判無罪。王定宇認為,這是個「讓人想罵髒話的荒謬判決」,也提到關《法官法》修法後有引進法官接受外部評鑑,可以用來處理這種荒謬判決的法官。5月1日,高等法院台南分院認為審理應確保被告不會危害社會,撤銷原本的裁定並發回嘉義地方法院,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表示原判決「讓人失望與錯愕」,支持上訴。蘇貞昌:重大刑案是否一名醫師的鑑定就夠了。
《ETtoday》報導,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臉書引述江信賢律師的評論,指出「所謂心神喪失,指精神發生障礙,對於外界事務全然缺乏知覺、理解及判斷作用,無自由決定意思之能力者而言。王定宇:讓人想罵髒話的荒謬判決 針對一審判決,《風傳媒》報導國民黨立委葉毓蘭指出,法官認為精神病患不應該判刑,但是這個理想要有前提要件,病患要有綿密的防護網,好好即時治療和約制,那可以考慮精神病患免死。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小燈泡命案中兇嫌王景玉同樣提出精神抗辯而獲判無期徒刑,小燈泡的母親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也在臉書貼文發表自己意見。否則若以不願汙名化精神病患的考量讓他們四處趴趴走,甚至讓有些人認為只要自稱精神病患,殺一、兩個人都不會判有罪,會對後續兇殺案的兇手產生暗示作用,引起更多的模仿效應。王婉諭:如何防止被告再犯可能 《中央社》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出法庭判決時候,和法律系學生在課堂上的研修辯論不太一樣,司法是社會最後一道防線,掌權的司法官也要為社會守住最後一道防線。」但兇嫌能夠自己買車票、知道自己逃票,也知道鐵路警察要來處置逃票事宜,結果法官認為「全然缺乏知覺、理解及判斷能力」。
同時,王婉諭也針對法務部長蔡清祥「已立即啟動社會安全網,避免嫌犯再犯」的說法提出系列質疑,包括地方法院在做出交保裁定前,是否具體評估被告身心狀況、有無相關專家參與、有沒有明確事證可證明被告已符合交保要件、是否徵詢過被害者家屬的意見等。她表示目前案件仍在司法程序中,沒有卷證資料、也沒有參與審理過程,所以不適合對司法個案做相關評論,更關心被害人家屬是否得到足夠的支持與協助。葉毓蘭憂:只要自稱精神病患就不會有罪(風傳媒) 殺警無罪近年一直受到新冒起的「共享」預約車服務的挑戰,韓國預約的士APP——「T Map 的士」決定順應民情更新應用程式,當乘客預約的士,可在界面上點選「司機靜點」或「司機開慢一點,不要急剎車」的另加服務要求。
乘客乘車後,可以先在1至5分之間評分,也可以直接輸入滿意或不滿意的理由,而所有評價都是匿名收集。自從有了預約的士的手機應用程式以後,昔日的拒載、挑客等問題都陸續減少,只是韓國的士原來的兩大服務問題,迄今仍未解決。
雖然普遍人現時未能外遊,但相信不少曾有韓國旅遊經驗的朋友,都會對韓國的士司機提供的服務,有不少意見。此次更新還增加了評價功能,可以更詳細地傳達對的士司機的感謝,連表達遺憾也可以。
若不幸遇到粗暴駕駛或胡言亂語的的士司機時,乘客更可以選擇「不再見面」的選項,也就是說,今後再預約的士時,相關司機將不會再次被配送雖然普遍人現時未能外遊,但相信不少曾有韓國旅遊經驗的朋友,都會對韓國的士司機提供的服務,有不少意見。自從有了預約的士的手機應用程式以後,昔日的拒載、挑客等問題都陸續減少,只是韓國的士原來的兩大服務問題,迄今仍未解決。乘客乘車後,可以先在1至5分之間評分,也可以直接輸入滿意或不滿意的理由,而所有評價都是匿名收集。此次更新還增加了評價功能,可以更詳細地傳達對的士司機的感謝,連表達遺憾也可以。近年一直受到新冒起的「共享」預約車服務的挑戰,韓國預約的士APP——「T Map 的士」決定順應民情更新應用程式,當乘客預約的士,可在界面上點選「司機靜點」或「司機開慢一點,不要急剎車」的另加服務要求。
若不幸遇到粗暴駕駛或胡言亂語的的士司機時,乘客更可以選擇「不再見面」的選項,也就是說,今後再預約的士時,相關司機將不會再次被配送疫情蔓延歐洲後,中國反向援助,教廷也表達感謝。
時值中國對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加溫之際,教宗方濟各遣使送暖,由教廷國務卿轉達教廷對中方的敬意和支持,也對中國根除冠狀病毒的流行和聲援受災人群所做的努力表示讚賞。相互的善意,促成今年2月14日中梵兩國外長在德國慕尼黑會面,討論方濟各訪中相關事宜。
經過了教廷與中國雙方官媒的交叉否認,包括教廷新聞室用簡訊向天主教權威媒體「天亞社」做了回應,同時北京英文的《環球時報》的闢謠,暫時讓台灣政府鬆了一口氣。換句話說,義大利《真相》雜誌(La Verità)之前報導教宗方濟各可能在疫情時刻訪問中國,且首站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發源地武漢,或許正是教宗考慮到面對大國對中國興師問罪的情況下,以「送暖」為前提,推進中梵對話。
「梵中口罩外交」升溫,或許就是繼梵中外長二月在慕尼黑的歷史性會晤後,教廷的「下一步棋」。對於中國人而言,即使在上個世紀後半葉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以及與教廷的外交關係突然中斷之後,他仍然是教會人士中的參考人物。中國國務院參事時殷弘受訪時也否認聽說過教宗要訪武漢,且更進一步指出「教宗不可能不顧忌美國的態度」,甚至分析了台灣的防疫表現在美中關係惡化之際,增加了與中國對抗的資本。中國外長聲稱今後雙方的往來將開啟更大的空間。
第二件要事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剛出爐的一本新書,用來表揚一位偉大的外交樞機主教,彰顯該樞機在梵蒂岡和中國之間架起了重要的橋樑。不過,面對台灣的出手,中國也還以顏色,援助疫情物資給教廷,此舉還讓教廷新聞室於4月9日大動作進行感謝,被《信使報》等多家義媒解讀是「梵中口罩外交」,甚至在中國的信徒還寫信囑咐教宗在病毒肆虐之際,要好好照顧自己。
就在全球因疫情出現變局之際,傳出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可能訪問中國,該議題在美中台炒得沸沸揚揚,終於在教廷宣布教宗短期內沒有訪問或取消他國的訪問計畫後,畫上了短暫的休止符。這是70年來,雙方最高層級的官方接觸。
教廷責成指定窗口梵蒂岡藥局負責人出席儀式,代表教廷國務院、梵蒂岡城國主席表達對台灣人民與政府的感謝。當武漢封城、台灣限制口罩出口、多個國家歧視中國人之際,教廷卻伸出援手,將70萬個口罩送往中國。
羅馬教廷的一份聲明提到,雙方之間的聯繫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積極發展,特別指出2018年9月22日所簽署《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定》的重要性,並重申了雙邊繼續在高層進行機構對話,以促進天主教會的生活和中國人民的福祉的願望。除了上述值得密切注意的兩件事之外,教宗文膽(教廷對中國文宣的重要寫手)、《公教文明》(Civilta Catolica)期刊(今年成立滿170周年)主編習安東(Antonio Spadaro)在臉書以影片指出,教宗確實多次提到想訪問中國,不過,每一步都需要對話,他表示《公教文明》4月20日推出了簡體中文版,就是為了增進雙方交流,至於「其他的部分會在適當時機出現」,教廷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為此親筆致函祝賀。不過,儘管教宗「武漢不行」,但是空穴不來風,事實上,中國國務院參事時殷弘點出了在各國壓力之下,此刻教宗「武漢行」難以成行,然近年來教宗曾多次表達訪問中國意願,或許曾考慮過疫情「送暖」,在臨時協議兩年到期續簽之前,發展積極關係,營造對方好感。作為中國的真正朋友,剛恒毅樞機始終把促進這個大國的神職人員和主教們的福祉,視為他在北京外交服務的優先事項,並隨著他的工作與梵蒂岡建立了第一個關係。
最近發生的兩個事件不容忽視,可做為證明。該書的書名是《記憶和預言之間的樞機主教剛恒毅》(Il Cardianle Celso Costantini tra memoria e profezia)。
主編習安東去(2019)年曾訪中推動梵中關係,因此該期刊成為當前研判教廷對中國政策的風向球。台灣的口罩外交肯定不乏唯一的歐洲邦交國,於4月14日由駐教廷大使館代表台灣捐贈教廷28萬片口罩。
第一個事件當然是梵蒂岡外長加拉格爾大主教(Paul Gallagher)與中國外長王毅,在今(2020)年慕尼黑安全會議中所舉行的重要雙邊會議。毫無疑問,剛恒毅樞機(Costantini Celso,1876-1958)是時代的先驅,能夠讀懂現在的跡象,並能夠體現上個世紀羅馬教會等級制度中最有預言性甚至革命性的人物之一,且是中國的宗徒。